服務熱線
18503346257
更新時間:2025-09-16
點擊次數:489
冷卻降溫,避免熱損傷
高速摩擦產生的局部高溫(可達數百℃)會導致樣品表層發生相變(如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)、氧化或燒傷,破壞真實顯微組織。切割液通過持續沖刷切割區域,快速帶走熱量,將樣品溫度控制在相變臨界點以下,確保組織 “原貌保留"。
潤滑減摩,保護切割工具
切割液能在切割片與樣品接觸面形成潤滑膜,減少摩擦系數,降低切割片的磨損(如砂輪片崩邊、金剛石切割片鈍化),延長工具壽命;同時減少切割阻力,避免樣品因受力過大產生 “塑性變形"(如軟金屬樣品的擠壓變形)。
清洗排屑,防止樣品污染
切割產生的金屬碎屑若附著在樣品表面或嵌入切割縫,會在后續研磨拋光時造成 “假劃痕",干擾顯微觀察。切割液通過沖刷作用將碎屑及時帶走,保持切割區域清潔。
防銹保護,避免設備 / 樣品銹蝕
切割液中的防銹成分可在金屬樣品(尤其是碳鋼、鑄鐵等易銹材質)和切割機工作臺表面形成保護膜,防止切割后短期內樣品生銹或設備部件腐蝕。
濃度過低:冷卻 / 防銹能力不足,樣品易生銹、燒傷;
濃度過高:潤滑過度導致切割片打滑,且易產生泡沫(影響冷卻效率)。
例:切割碳鋼時濃度可設 8%-10%,切割鋁合金(易氧化)可提高至 12%-15%。
乳化型切割液:因易滋生細菌(出現異味、顏色發暗),建議每周檢測一次,使用 1-2 個月后更換;
合成 / 半合成型切割液:穩定性強,可每 2-3 個月檢測一次,使用 3-6 個月后更換;
無論何種類型,若切割后樣品表面出現 “白斑(銹蝕)" 或 “黑斑(燒傷)",需立即更換切割液。
濾網清潔:每周清理循環系統濾網,避免碎屑堵塞導致 “斷液"(樣品瞬間過熱燒傷);
液位補充:保持切割液液位在 刻度之間,不足時及時補充(需按相同濃度稀釋)。
切割易腐蝕樣品(如鎂合金、鋅合金) :需選擇 “低堿度" 合成型切割液(pH 值 7-8),避免堿液加速腐蝕;
切割非金屬樣品(如玻璃、陶瓷) :需選擇 “無油型合成切割液",避免油污附著影響后續研磨(非金屬無法通過酸洗除油)。